這是一張校園民謠的專輯。專輯包括了親情、友情還有愛情,交融了年少的叛逆、固執,還有心底瞬間的感動。歌者只是單純地想唱歌,唱給大家聽,希望在校的、即將離校的還有那些曾經歷過大學生活的人在聽到這張專輯時,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能有一些共鳴。”
蔣萬勛,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系公共事業管理專業05級學生。來自重慶市,一個酷愛原創音樂,自學十年吉他,執著追夢的大學生。讓我們走近他,去感受那顆堅持夢想,不斷超越的心。
他是一個自強不息、敢于挑戰自己并且一路追逐夢想的大學生,當我們聽到2鄭州“7 live house”蔣萬勛《畢業在離開以后》專題音樂演唱會上優美的旋律、動聽的歌曲、還有背后那數不清的辛酸歷程時,現場的每一個聽眾都被深深感染了,《畢業在離開以后》——-蔣萬勛的第一張專輯,終于在數年的努力下,即將與大家見面了。
“之所以叫她為《畢業在離開以后》有兩個寓意,一方面是紀實,畢業時就要離開了,另一方面,在我看來,真正的畢業是在離開以后,‘走出了校園 ,畢業就是新的起點,但我們一直都未曾離開過’就像我歌里唱的一樣,畢業又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的心未曾離開,所以我們永遠沒有畢業,永遠還在這個校園里。”當筆者問起這張專輯時,蔣萬勛面帶留戀的說到。“我沒有過多考慮這張專輯的銷量,只是單純地想唱歌,唱給大家聽,希望在校的、即將離校的還有那些曾經歷過大學生活的人在聽到這張專輯時,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能有一些共鳴。”蔣萬勛淡淡的說到,他的這張專輯包括了親情、友情還有愛情,交融了年少的叛逆、固執,還有心底瞬間的感動。“‘我知道我的心中永遠是燃燒的火焰,不在乎身邊冰冷的雙眼,我看著蔚藍的天想起那曾有的約定,在何處等待何時歸來’這是給我感觸最深的一首歌----《藍天》”,當時心靈的彷徨、學習的壓力、年少的固執、夢想的糾結讓他背起行囊,去遠方流浪,火車上,他想起了年少的夢,還有爸媽的希冀,好多好多的感觸,下車就寫了這首歌,“但后來我一直沒去唱,對那段心里路程太敏感了……”說到這時,蔣萬勛陷入了沉思。
小時候的蔣萬勛性格內向,思想閉塞,很早就顯示出了一種叛逆情緒。但他對音樂一直有著一種特殊的愛好。“很小的事情也許能夠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當說到自己與原創音樂的情緣時,他說這一切要源于吉他。200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蔣萬勛與吉他結緣,從此他便自學吉他,并且邊彈邊唱,正式開始了自己的音樂創作之路。正是這條道路,載來了他的希望與夢想,同樣也載來了無數的艱辛與坎坷。
起初,家人認為蔣萬勛只是拿音樂當樂趣,但當他在高考填報志愿要選擇音樂學院時,立刻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父母和自己,現實與理想,讓這個對音樂充滿熱情的少年一時彷徨起來。經過一系列的痛苦掙扎,蔣萬勛最終不得不服從父母,選擇了一所非音樂的普通院校。當筆者問及他是否后悔時,蔣萬勛顯得極為嚴肅:“怎么會后悔呢,在航院學習的四年中,我并沒有放棄音樂創作,這個美麗的校園給了我很多的創作靈感,我在這里結交了這么多可愛的朋友,我很幸運。我熱愛這個校園,這里承載了我最美麗的青春年華。”
說到自己的大學生活,蔣萬勛用“知足”這兩個字概括,“這四年我做了很多自己想做的事,不僅繼續著音樂創作,也在嘗試著不斷的突破自己,去經歷更加豐富多彩的人生。”
在大二的時候他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旅,在東區開了一家“天籟村音樂吧”,那時的鄭東新區尚在開發建設中,他的創業可以說是開了東區大學生創業的先河。但是由于各個方面條件的限制,使得他的創業之路相當艱辛,往返于音樂吧與學校的路程太遠,家人與朋友的不理解等因素使得這段旅程畫上了一個休止符。“雖然這次創業并沒有取得大的成績,但是我并不覺得遺憾,在這過程中我交到了很多朋友,也從中學到了很多有益的東西”在談到這時他感慨的說到。這之后他又利用自己在吉他方面的特長開了個吉他學習班。幫助一些有著共同愛好的同學走進音樂、感受音樂。
校外的各種經歷不斷的磨礪著他堅韌的性格,校內的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也給了他一個展示自己的鋒芒的舞臺。在我校舉辦的第五屆“鄭航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他和自己團隊的參賽作品“原木音樂夢工廠”在層層的選拔、激烈的角逐中最終榮獲了本次大賽的金獎。在談到這次比賽和他的獲獎經歷時,他謙虛的說道:“這不是我個人的榮譽,而是我和我的團隊共同努力、團結協作的結果。”除此之外他還不斷在更多的比賽中嶄露頭角,取得佳績。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些積淀后的輝煌——鄭航第六屆校園歌手大賽中榮獲冠軍,河南省第十一屆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校園歌手大賽中獲得二等獎,河南省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表演作品類”三等獎,鄭州人民廣播電臺雪碧第六屆校園歌手大賽中獲三等獎……相信這些榮譽還只是他所有成就的冰山一角。
當然,生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亦如夢想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畢業的腳步也慢慢走近,此時的蔣萬勛顯得有點迷茫。“那段時間,我很難過,家人要我在畢業后和其他人一樣找一份普通的工作,但是我卻要堅持著夢想走下去。就這樣,我和他們的關系日趨惡化。”說到這里,蔣萬勛顯得頗為無奈 “還有很多我在音樂路上一直走來的伙伴們相繼離開。當我在對未來進行憧憬時,我環顧四周,發現已經空無一人,這種感覺很空、很蕩、很疲憊。”
可是,蔣萬勛并沒放棄,他先后去過二十多家唱片公司推薦自己的原創歌曲,終于在不懈的努力下和一些朋友的幫助下,他被一家公司看中,在九月份正式簽訂合約,決定幫他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畢業在離開以后》。“起初,我只是想在大學畢業時留下些東西,但當真正開始錄制時,我才發現困難很多。”那段時間的蔣萬勛特別繁忙,他一邊要錄制音樂繼續著這份夢想,一邊又要與父母不斷溝通,希望獲得大家的認可。
“很累,真的很累,那段時間我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徹夜難眠,我無法說服自己不去理會那些關心我的親人,但我更加無法停止心中這份夢想的召喚。”幸運的是,事情并沒有向更壞的方向發展,蔣萬勛的父母最終被他的執著打動,決定支持兒子創作音樂。3月8日,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一個平凡的日子,但對于蔣萬勛來說卻非同尋常。“那天我拍完封面照,突然感覺異常輕松,我發現之前經歷的跌宕起伏、峰回路轉都已經不再重要,也就是在那天我才正式決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原創音樂之路。”簡短的幾句話,筆者聽到了一份堅定,看到了一片未來。
當問到他目前有何打算時,蔣萬勛充滿自信的說:“首先,我不會參加快男之類的選秀節目,但會參加一些比賽來挑戰自己。其次,我會先工作,現在我在重慶一家歌舞團實習,會在這里工作一段時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繼續我的音樂創作。只要有人聽我的音樂,只要有人從我的音樂中找到共鳴,我的音樂就有價值,我就會不斷地堅持下去。”
與其向命運屈服,不如意氣風發地在生活的田野上播種希望;與其空等命運的恩賜,不如通過奮斗去摘取生活田野上的鮮花。當問到走過大學四年有何感悟時,蔣萬勛繼續說道:“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希望在校的學弟學妹們能夠積極地走出校園,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利用大學這個平臺找準自己的位置,厚積薄發,讓自己變得更加充實,更加優秀。”
四載的年華如白駒過隙,紀念冊里的情節,就這樣真實的發生著,并匯成純真年代的故事集錦,留給了這位創作青年精美的圖畫和黑白的底片。正是在這一點一滴、一時一事中,蔣萬勛學會了堅守滴水穿石的箴言,學會了用執著詮釋生命,學會了用奮斗實現理想,學會了用實力證明自身價值。
如果你喜歡蔣萬勛的專輯《畢業在離開以后》里的歌曲,可以把下面的歌曲連接發給你的朋友:
1.畢業在離開之后 - 蔣萬勛
http://www.dyuw.cn/ting/341779.html
2.害怕 - 蔣萬勛
http://www.dyuw.cn/ting/341780.html
3.我的昨天 - 蔣萬勛
http://www.dyuw.cn/ting/341781.html
4.2057阿富汗 - 蔣萬勛
http://www.dyuw.cn/ting/341782.html
5.藍天 - 蔣萬勛
http://www.dyuw.cn/ting/341783.html
6.想太多 - 蔣萬勛
http://www.dyuw.cn/ting/341784.html
7.秋天來臨 - 蔣萬勛
http://www.dyuw.cn/ting/341785.html
8.曾經的歌 - 蔣萬勛
http://www.dyuw.cn/ting/341786.html
9.特別想念你 - 蔣萬勛
http://www.dyuw.cn/ting/341787.html
10.希望有一天 - 蔣萬勛
http://www.dyuw.cn/ting/341788.html
發行時間:2009-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