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活,用心的唱,勇敢的愛
張善為 純愛專輯【六個月后…那年夏天】
天氣很熱,人心很躁,每一天都快爆炸
為什么,有人開始沁涼起來
有人開始懷念…記憶的味道?
張善為脫胎換骨的音樂冒險
中國臺灣久違的全抒情概念專輯
整個世界安靜下來之后的:真摯、鮮嫩與明亮
讓心中的純愛記憶蘇醒
聆聽你從沒想過的“情歌手”:張善為
為什么是純愛?
日本果然是許多亞洲國家的文化發動機,從電影、電視劇到小說,發燒的“純愛風潮”“純愛現象”,也跨海蔓延到我們的媒體、書市和人心里。明明可能是虛擬的故事,卻輕而易舉讓我們回頭想想:“這難道不是種美好的感覺嗎?”
從“情書”到“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情”,從“東京愛情故事”到“電車男”,每一段感情都有阻力,但是主角們卻有更堅定的真心,和時間從容交手。
不再急著上床,甚至不急著預約未來,名日本評論作家劉黎兒認為“純愛”是“盡量剝除了社會性因素而存在著的”。純愛是氛圍、信念和某個場景的記憶,純愛只屬于兩心真能溝通的剎那。
在中國臺灣,在流行界,2004“向左走,向右走”的書、電影和孫燕姿主題曲“遇見”,為什么大紅?為什么一時之間,每個人都樂意在等:屬于自己的“號碼牌”?在這樣標榜快速、即時、SNG的欲望年代,我們,竟然安靜下來。
純愛不死,它只是暫時隱身全社會的欲望、貪婪與自私的背后。純愛隨時可能再起,也許一部電影、一本書、一首歌,你就會在自己心中呼喚和它相見。
為什么是張善為?
你必須承認:男歌手很多。長得好看、說話流利、轉音漂亮、緋聞超多、會創作、跳街舞、搞自閉、賣肌肉的…都很多。
天王、ABC、臺客、偶像團、創作派,我們一個也不少。搖滾、嘻哈、節奏藍調、饒舌、舞曲和以上任一二種的混合體,更充斥在每一張專輯中。
看起來近年歌壇很熱鬧,其實選擇越來越少。枱面上的男歌手個個有主見、有姿態,可是他們喜歡、相信與做出來的,竟都大同小異。
十個男歌手里九個只剩一種主打歌:美式節奏風格。
還好,我們有張善為。
一個不算不有名、可是也不算太有名,甚至作品種類繁多、角色變化多端,有點難以歸類的男藝人。
一個演戲、唱歌、創作(填詞、寫書)、主持、偶爾也跳舞和模仿娛樂大家的全方位年輕人。
一個全中國臺灣2-7歲的人叫他“黑皮哥哥”,8-15歲叫他“麻辣鮮師”里的“蝌蚪”,16-20歲熱愛“完全娛樂”節目和絕佳客語代言人“草莓仙子”,21歲以上的人不知不覺看過他無數廣告、可能也聽過他一兩首歌的藝人。
一個不知不覺、慢慢長成、最有希望具備下一回“全民偶像”潛力的打拼藝人。
“全民偶像”不必長得特別帥(盡管他認為自己超帥),不必有八卦天天上報,但他的每次曝光、每種作品,不管正經或詼諧,不管主角或配角,不管對小朋友、青年人還是老奶奶講話,都有一份讓人樂意親近的力量。
我們想,那可能就是一種潛藏在每個人心底,盡管外面社會再亂,你我依然追求的誠懇、真實與打拼的力量。
而張善為,竟然那么希罕地具備。
四年來,從演唱救國團活動歌“Give me 5”起,他沒有一飛沖天,卻努力不懈地穩定培養了從2歲到70歲的群眾基礎。他在節目中有段時間常挨打,但他從沒有樹敵。他算有一定程度紅,還是待人一樣客氣,對困難的工作一樣竭盡全力“撩落去”。
他的靦靦,在標新立異的年輕藝人中,顯得有點復古。張善為相信的事情還是和所有純樸客家人相信的一樣,想安頓家人,把辛苦的爸媽從苗栗接到臺北,有一天不當藝人就去當幼稚園園長。
這樣的做人質地,這樣的人格特質,可不可以唱出更多撫慰人心的作品,可不可以強化他的實力歌手特色,不再害怕和幼教、搞笑的成功形象打架?如果他闖蕩演藝界最初也最真的夢,就是:好好唱一首純愛的歌給別人聽。
2005年開始,擎天唱片相信他有絕對的準備,而且“奇跡式”地幫他達成。
為什么是這樣一張唱片?
雖然IFPI對“P2P”媒體的官司一審敗訴,雖然網路下載技術無所不在,但是,我們真的就要從現在起,永遠一首首歌下載來聽?
我們,從此只要求“單曲”,不再期望任何一張“專輯”?
這不只是唱片工業和新媒體權益的戰爭,這也不只是用什么收聽載具(CD v.s.
iPOD)更適合現代人的戰爭,這里面潛藏著一個古老的討論:“我們要片段,還是整體?”
單曲是一個點,專輯是一個圓;單曲是一個平面,專輯是一種立面;單曲是一出情緒強烈的短劇,專輯是一次色彩豐富的旅行。
不能因為很多唱片只是十首風格混亂的單曲結集,就否定這世界上有人在制作、在詮釋“一張專輯”,在想告訴聽者一個心靈的多層切面,一份情懷的多出劇本,一種唱功的多樣表現。
專輯,畢竟從來不死(Album never dies)。
張善為最新專輯“六個月前…那年夏天”,不只是十首可分割、分裂來聽的單曲,而是值得從頭到尾聽完,更能了解張善為驚人蛻變和“新純愛情歌”面貌的重要作品。
你可能會驚訝發現:專輯創作群囊括了老中青三代優秀創作人,陪善為一起來做這次冒險。
從八0、九0年代“喊水會結凍”的傳奇名字如陳大力、陳秀男、陳樂融、劉虞瑞、林利南、Ricky Ho,中生代持續堅守崗位的游鴻明、陳耀川、陳國華,到當紅的年輕創作歌手林俊杰、“F.I.R.”阿沁,還有蓄勢待發的新銳作者。
這些優秀的音樂人,不乏打造過無數巨星的幕后推手,不為別的唱將,為了“努力的活,用心的唱,勇敢的愛”的張善為,獻出最純情的作品。
這些音樂人,也為了期待“好聽的歌”已久的聽眾,為擎天唱片打造這樣一張久違的全抒情專輯。
七、八年來,華語歌壇的專輯銷售一落千丈,固然有數位浪潮沖擊和盜版影響,但太多公司放棄了“旋律導向”,競相投入美式“節奏導向”,絕對也是自取敗亡的關鍵。
當人人在問:好聽的“情歌”,為什么越來越少?為什么不露面的歌手竟然可以賣得比頻頻曝光的人還好?難道還不能告訴我們:市場不只有一種美式風格可做,好聽的旋律才是王道。
國語歌曲曾有一個美好的年代,那個年代消逝不能全怪罪盜版和網路,而在于主事者自己先開始不相信整張專輯,不再相信單純旋律的力度。
擎天唱片能做的有限,但至少愿意用我們的誠懇與踏實,一步一個腳印開始,回到“旋律導向”的制作風格。也許我們的資源比不上大公司,也許市場成績不操之在我,但就像張善為不放棄最初的夢,我們也不放棄。甚至相信同樣的夢,也深藏在許許多多看似不再買唱片的人心中。
從這張純愛專輯開始,給好歌一個機會吧!
怎樣的10首純愛好歌?
※六個月后…那年夏天 詞:陳樂融 曲:杉田裕
如極短篇一般的敘事情歌,掀開了一個秋天相戀、冬天分手、到初夏還在懷想的純愛故事。歌里有咖啡館望出去的天光云影,和雨般下不完的深情。
※太愛你了 詞曲:陳國華
男孩轉成男人,總要經過一些傷痛?情傷之后,可以怨懟,但也可以如歌中一般瀟灑。不是不愛,而是更愛。
※你的愛 詞曲:黃漢青(FIR阿沁)
夏天來了,回憶滿了。按捺不住的時候,還是會想跑到沙灘上大叫,明知喚不回你,卻真想讓你知道心還在痛。
※記憶的味道 詞:陳樂融 曲:陳大力&陳秀男
意外接到的電話,讓握咖啡杯的手都晃了起來。曾經有最單純無邪的情愫,現在是各分兩頭的社會人。幾分鐘內涌起了好幾年的波濤——啊!青春。
※手牽手 詞:張善為 曲:林俊杰
年輕的時候,甜蜜的時候,人都是這樣的。是甜蜜讓人年輕,或者,年輕讓人甜蜜?牽著手,有如挽起了宇宙。
※我對你的好 詞:劉虞瑞 曲:陳耀川
那時候,真的被聰明的戀人打敗了。為對方的一切,不想計算,不準忘掉。至于對方還自己多少,哪里重要呢?現在想起來呢?不禁莞爾。
※我是一只孤獨的老鼠 詞:林利南 曲:游鴻明
原來,在你我笑得最燦爛時,陰影也是早就存在的。因為對方心中的陰影,自己變得卑微起來。而你真的看出我不只是一個丑角嗎?
※肩膀(女聲:譚家怡) 詞:張善為 曲:陳國華
女主角終于出場說話了。還好不是在最殘酷的時候。是在愛情開始萌芽,眼神開始迷茫時,彼此給出的溫暖——盡管,都是傻話呵。
※1234567 詞:張善為 曲:杉田裕
“愿意!我愿意!”有勇氣承諾的都是最可愛的少年。像等待放煙火的興奮,像即將進入禮堂的幻想,承諾在這里就是結結實實、閃著金光的承諾。
※問天.問地.問你 詞:陳樂融 曲:陳大力&陳秀男
時光迷離,不知人間多久,青春變成風霜,純愛依然堅強。古典到不行的情懷,卻可以在KTV狂嘯低唱。誰說純愛只屬于消逝的年代?至少,我還相信…
如果你喜歡張善為的專輯《純愛專輯》里的歌曲,可以把下面的歌曲連接發給你的朋友:
1.六個月后…那年夏天 - 張善為
http://www.dyuw.cn/ting/68089.html
2.太愛你了 - 張善為
http://www.dyuw.cn/ting/68090.html
3.你的愛 - 張善為
http://www.dyuw.cn/ting/68091.html
4.我是一只孤獨的老鼠 - 張善為
http://www.dyuw.cn/ting/68092.html
5.我對你的好 - 張善為
http://www.dyuw.cn/ting/68093.html
6.手牽手 - 張善為
http://www.dyuw.cn/ting/68094.html
7.記憶的味道 - 張善為
http://www.dyuw.cn/ting/68095.html
8.肩膀 - 張善為
http://www.dyuw.cn/ting/68096.html
9.1234567 - 張善為
http://www.dyuw.cn/ting/68097.html
10.問天.問地.問你 - 張善為
http://www.dyuw.cn/ting/68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