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迪——新人推介《蝶離飛》
當不經(jīng)意間聽到方迪的《蝶離飛》你會被他的那種凄美的旋律和哀怨的唱腔深深的吸引住,賦有個性外表的他,聲線卻干練獨特,唱作全能;譜曲監(jiān)制,樣樣在行。
當方迪專輯當中的第一主打歌《蝶離飛》剛剛放到網(wǎng)絡上試聽,就受到了廣大網(wǎng)友們的狂熱追捧。古典詩詞般的歌詞講述著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歌曲摘取了中國傳統(tǒng)民樂《戀蝶》當中的經(jīng)典選段作為陪襯,更是把歌曲烘托到了極至,諸多業(yè)內(nèi)人士也預測,這首歌將會在樂壇當中打開一片新的天地。由于專輯采用古典題材貫穿整體的概念,所以專輯當中第二波《春秋戰(zhàn)國》、《壹佰零捌》、《兵馬俑》等以古典為題材的歌曲也是在專輯當中占有著相當重的分量。與《蝶離飛》不同的是,這幾首歌曲都是采用寫實的手法來進行闡述的,在當今樂壇中可以說是一種新的突破。除此之外,專輯當中還收錄有《微風》、《幻想》、《錯亂》等時下非常流行的青春情歌。回顧著樂壇十多年來陳詞濫調(diào)的情歌以及人們對于友情可望而不可及的態(tài)度,整張專輯最后的亮點就必然的落在了第三波《桃園結(jié)義之友誼篇》上,純潔的友誼,患難時與共的精神是這首歌的特征。
歌手方迪不僅包攬了整張專輯的旋律創(chuàng)作以及上下跨越三個八度的和聲演唱,同時也身兼整張專輯的音樂監(jiān)制、前期制作和后期縮混等諸多職務,可稱得上是樂壇的又一奇才。
中國著名音樂制作人班南先生(女子十二樂坊監(jiān)制)親歷指導,
竇唯 不一定樂隊著名貝司手陳小虎加盟制作,
及數(shù)十名國內(nèi)一線音樂人全身心傾囊打造。
以古典題材為主線,融入現(xiàn)代流行音樂元素,打破世人常規(guī)思維,給現(xiàn)代流行樂壇注入新的生命力。從四十多首精品后備歌曲當中精心篩選,經(jīng)歷了一年半的親歷制作,為聽眾呈現(xiàn)出一張全新概念的藏品音樂。
⊙詩一般的唯美:
《蝶離飛》無疑是這種風格的典范,古詩詞式的句子完美詮釋著一段讓人驚嘆的凄美愛情。在歌詞中描寫的那唯美的畫面一直為眾多聽眾們所向往,而從這首歌曲從頭到尾一直彌漫著一種中國古典夢境般的幽憂情感。
記載著的歷史:
《兵馬俑》是一首反映了中國兩千年文明史的絕筆之作,詞作者運用虛幻的思考方式來對中國古文明當中的使命感與榮譽感做出了另一種有力的闡述,加上松本孝弘先生完美的編曲以及歌手方迪大氣的演唱促成了這首巨作更加完美的展現(xiàn)。專輯當中同是歷史性題材的歌曲還有《壹佰零捌》和《春秋戰(zhàn)國》。
⊙現(xiàn)實中的幻覺:
《幻想》以一種無形似水一般的質(zhì)感不經(jīng)意流入到這張專輯當中,被CCTV-6所制作的2007年春節(jié)期間上映的青春題材的電影巨作《愛人花》選為主題曲。當你聽到那略帶初戀般的青澀,又有一些似曾相識般感覺的時候,就會把你帶到那段美好而又難忘的時光當中。同類歌曲還有《微風》和《錯亂》。
⊙生命中的友誼:
如果想把人生當中所有一切都已經(jīng)包含到這張音樂作品里面的話,那么現(xiàn)在就還缺少一個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友誼”,友誼是所有人一生當中都不可避免的,那么這首《桃園結(jié)義之友誼篇》則彌補了這一“空缺”,使得這張專輯更為完美。
如果你喜歡方迪的專輯《蝶離飛》里的歌曲,可以把下面的歌曲連接發(fā)給你的朋友:
1.序曲 intro - 方迪
http://www.dyuw.cn/ting/92945.html
2.春秋戰(zhàn)國 - 方迪
http://www.dyuw.cn/ting/92946.html
3.蝶離飛(凄美現(xiàn)代版梁祝) - 方迪
http://www.dyuw.cn/ting/92947.html
4.兵馬俑 - 方迪
http://www.dyuw.cn/ting/92948.html
5.錯亂 - 方迪
http://www.dyuw.cn/ting/92949.html
6.幻想 - 方迪
http://www.dyuw.cn/ting/92950.html
7.一百零八 - 方迪
http://www.dyuw.cn/ting/92951.html
8.桃園結(jié)義之友誼篇 - 方迪
http://www.dyuw.cn/ting/92952.html
9.微風 - 方迪
http://www.dyuw.cn/ting/92953.html
10.蝶離飛(伴奏) - 方迪
http://www.dyuw.cn/ting/92954.html
11.微風(伴奏) - 方迪
http://www.dyuw.cn/ting/92955.html
12.桃園結(jié)義之友誼篇(伴奏) - 方迪
http://www.dyuw.cn/ting/92956.html
發(fā)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