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郭敬明 外文名: Jing M.Guo 別名: 第四維,小四,四爺,太子,小明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 出生地: 四川省自貢市 出生日期: 1983年6月6日 職業: 作家,主編,董事長,歌手 畢業院校: 上海大學(肄業) 主要成就: 第三、四屆“新概念作文”一等獎 2011“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53名 2004年年度風尚網絡作家 第二屆“金喜鵲獎”冠軍得主 主要成就: 2007年“中國作家富豪榜”第一名 2008年“中國作家富豪榜”第一名 2010年星尚大典星尚文學先鋒人物 2011年“中國作家富豪榜”第一名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代表作品: 《幻城》《1995-2005夏至未至》《小時代》系列《爵跡》系列 主編雜志: 《最小說》《最漫畫》《放課后》 生肖: 豬 星座: 雙子座 血型: AB型 身高: 157cm 出道前期 郭敬明出生于四川省自貢市,母親鄒慧蘭是當地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父親郭建偉在一家國有企業工作。少年時期,郭敬明便十分喜歡讀書與講故事。[23]由于大量閱讀,潛移默化,郭敬明的文字功夫不斷地增長。在學校里,他的作文寫得又快又好,啟蒙老師陳澤宇不斷給予文學上的鼓勵[24],使得郭敬明對寫作的興趣更加得濃厚。小學二年級,他便開始嘗試著投稿。 1995年郭敬明升入初中,閱讀范圍更加開闊,他開始廣泛地閱讀名家的小說和散文,包括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尤其是古龍的武俠小說他更是愛不惜手[25]。同時,他也喜歡讀一些雜志和報紙。1997年初中二年級時,郭敬明在全國公開刊物《人生十六七》上發表了他的處女詩作《孤獨》,收到了雜志社寄來的10元稿費和樣刊。作品第一次變成鉛字得到社會的認可,他的創作激情便陡增。從此,他除了自由寫一些文章外,還參加一些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26]盡管如此,從小學到初中,郭敬明一直都保持著年段第一的好成績。[27]升入高中的郭敬明依然堅持著寫作的興趣愛好,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向雜志社和文學投稿。在文學“榕樹下”上,郭敬明用網名“第四維”發表了許多作品,有些網友開始讀他的文章,并稱他為“四維”“小四”,郭敬明也因此結識了許多和他一樣的文學愛好者。而一次在書店買書的偶然機會,他翻閱了一本“新概念作文大賽”的精選集,便決定參加第三屆的“新概念作文大賽”。為了這次比賽,郭敬明做了充分的準備,一連寫了十幾篇稿子,陸續寄給主辦方。而他的第一篇稿子《劇本》通過了初賽,一月后,郭敬明收到了該雜志社邀請他去上海參加決賽的通知。 2001年,18歲的郭敬明奔赴上海,以《假如明天沒有太陽》一文獲得第三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此次的獲獎,成為了他文學道路上的一個新的起點。2002年,郭敬明再次參加了第四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以《我們最后的校園民謠》一文獲得一等獎,由此名聲鵲起。在連續拿了兩個新概念一等獎以后,郭敬明的朋友說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意外的一個現象:早在郭敬明參加第二次“新概念作文大賽”前,他就給別人看過他的草稿,后來證明獲獎的作文跟那篇草稿相差無幾,這不得不讓人感慨郭敬明對于文字的掌握。同年,他的第一部個人散文集、短篇作品集《愛與痛的邊緣》開始在市場上發行。 春風文藝時期 真正讓郭敬明一炮走紅的還是《幻城》[28]。據他回憶,高中時期的某一天,他隨手在草稿紙上寫下“櫻空釋”三個字,之后便將紙扔進了紙簍。 母親鄒慧蘭發現了這張紙,鼓勵他完成這部小說。高考結束后,他把一萬字的《幻城》投給了《萌芽》,《萌芽》10月號刊出了這篇小說。《幻城》成為了郭敬明的第一個中長篇小說。《幻城》的登出,立刻引發了讀者的熱議。2002年11月上旬,春風文藝出版社編輯時祥選專程從沈陽趕赴上海大學,希望郭敬明與他們合作,由郭敬明將《幻城》由短篇小說改為長篇小說。[29]2003年1月,改編完成的小說《幻城》[30]正式出版,作品一面世,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就擠入文藝社科類圖書銷售排行榜前三名,短短幾個月便發行到50萬冊,有的讀者買不到該書,竟然借來手抄,對作品擴后的內容反應更是好評如潮。與此同時,在文學前輩和不少專家中也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中國作協副主席葉辛:“《幻城》是一種全新文字樣式,值得肯定。”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曹文軒:“《幻城》用的是一種高貴、鄭重的腔調,絕無半點油腔滑調。”“能寫出這篇作品的作者,竟然是一個歲數不大的人兒。”“讀到《幻城》,終于有了一種安慰。”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宏圖:“《幻城》不失為一部天才同人之作。”面對眾多讀者和文學前輩的真情贊許和厚望,郭敬明更是感動萬分和自豪。 2003年3月27日,郭敬明又迎來了在上海大學專門為他舉辦的“《幻城》作品研討會”[31]。出席會議的有中國作協副主席葉辛,上海作協副主席趙長天,著名作家葛顯眼等。為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大學生作品舉辦如此研討會,這在中國尚屬首次。更有甚者,在這時,他又被春風文藝出版社買斷了其在大學期間所創作品的首發權。一名尚不滿20歲的學生,在文壇上如此身價百萬,當今中國實屬罕見。作品《幻城》的成功,使“郭敬明”這個名字漸漸變得耳熟能詳起來。 2003年,郭敬明又相繼出版了《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和《夢里花落知多少》[32],開始在文學市場上嶄露頭角。2004年,郭敬明成立“島”工作室[33],開始主編《島》系列雜志[34]。初期,“島”工作室由5位成員(郭敬明、hansey、痕痕、阿亮、清和)組成,郭敬明故將雜志英文名定為“i5land”。至2007年,“島”工作室前后出版了《島·柢步》、《島·陸眼》、《島·錦年》、《島·普瑞爾》、《島·埃澤爾》、《島·澤塔》、《島·瑞雷克》、《島·天王海王》、《島·龐貝》、《島·銀千特》10本系列雜志。2005年,郭敬明的校園青春小說《1995——2005夏至未至》[35]正式在市場上發行。2006年,他開始籌備首部音樂小說《迷藏》。并應陳凱歌之意,改編了電影《無極》為小說[36]。 柯艾文化時期 2006年11月,暫停《島》書系后,郭敬明在上海成立了柯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并出版刊物《最小說》。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工作人員初為“i5land”原班人馬。1月份,試刊兩期后的《最小說》正式創立。郭敬明由此開始打造起了一個青春文學平臺,發掘擅長寫作的年輕人,開展了自己的文學事業。這時的郭敬明,自己當起了老板,其優越的商業頭腦也漸漸顯露出來。一方面,郭敬明運營著自己的公司,堅持《最小說》的定期發行;另一方面,他也不間斷地創作出了自己的新作品:2007年5月,郭敬明出版了繼《夏至未至》之后又一部校園小說《悲傷逆流成河》[37],一周時間銷量突破百萬冊[38-39],三天上當月中國圖書銷量排行前三名[40]。在文學領域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之后,郭敬明的事業逐漸在文學市場上站穩了腳。他為自己贏得關注的同時,也引起了許多不小的爭議。在2007年,郭敬明所創立的柯艾公司中迎來了一個較為艱難的時期。公司的骨干人員美術總監Hansey[41]、文字總監落落等人聲稱“壓力大”“創刊理念不同”,紛紛選擇跳槽,另立門戶[42]。郭敬明對此一直不予正面回應,只在博客稱自己很受傷[43]。年底,郭敬明加入中國作協,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最年輕的成員[44]。并發行《〈悲傷逆流成河〉百萬黃金版》[45],出版了《島·龐貝》、《N世界》。首部以郭敬明作品改編的偶像劇《夢里花落知多少》也在11月份開播[46]。 經歷了2007年的“集體出走事件”的“瓶頸”后,2008年,郭敬明又重新迎來了事業的高峰期。原公司女作家落落的重新回歸[47],為公司帶來了生機。2008年9月27日,《小時代1.0折紙時代》的正式出版發售[48],再次掀起了閱讀的熱潮。該作品是郭敬明從校園小說到都市小說的轉變,上市僅3個月,便創下了2008年圖書銷售的第一名。緊接著2009年《小時代2.0虛銅時代》[49]和2012年《小時代3.0刺金時代》[50]的發行,又不斷更新著銷量紀錄。郭敬明也因此成為青春文學市場上的領頭人物。 更多>>